房子得房率怎么算

得房率指的是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占房屋总建筑面积的比例,可以由公式(房屋的建筑面积-公摊面积)/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出来。若某房屋的建筑面积为100平米,公摊面积为20平米,则它的得房率为80%。得房率越高,表明房屋实际使用率越高,因此数值越大,表示质量越好。

房子得房率怎么算_图片1

得房率和公摊的关系

得房率与公摊面积紧密相关,即得房率=(建筑面积-公摊面积)/建筑面积。但是,公摊面积越小并不等于得房率越高,也并非越低越好。

一般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和底层商铺的情况下,公摊系数一般在10%到15%之间;带有电梯的小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为15%-20%;而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更高,大约在20%到25%之间。从得房率来看,高层楼房的得房率一般在75%-78%之间,高层板楼的比例一般在78%-85%之间,小高层住宅的大约在85%-88%之间,而多层住宅的得房率就比较高,在88%-95%之间。

影响得房率的因素

1、一梯三户的住宅结构

一梯多户与一梯二户的共有面积分配可能相差不多,但随着住户数的增加,套内建筑面积也会增加,因此每户需承担的共用面积就会随之减少。

2、楼盘形态:

一般来说,多层建筑的房率比小高层建筑的房率要高,而高层建筑的房率则较低。

3、物业类型:

通常板式较受欢迎,叠式次之,点式得房率较低

4、公共活动区域的面积

一般来说,高品质小区的物业往往会设置宽敞的大堂、豪华的电梯以及有车库的室内空间,这些都会占据一部分公摊面积,故而该小区的得房率就相对较低一些。

热门推荐
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
pc-ga-baike